返回上一级

2018.6.14[山西日报]--站在桥头堡 识见全世界

发布日期: 2018-06-15 打印

20180615b

作为山西籍学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的旅程行将结束。回望4年本科生活,所见既多,所感尤深

通向世界的桥头堡

UIC是通向世界的桥头堡,也是进入大洋大海前的浅水区。不谙水性泅渡,要先在浅水里熟悉环境,锻炼技能,贸然进入深水区,多半会出岔子。接受境外教育、走向外面世界也是如此,最好先在浅水区练习。 

UIC就是这样的过渡区。相比直接到国外读书可能造成的诸多不适,如全英文氛围、迥异思维模式、全新专业知识、通行评判标准,UIC像《功夫熊猫》中娇虎锻炼功夫的所在,让学生快速适应并运用裕如。我的高中同学,数人直接到国外读本科,因为环境等变化巨大,适应颇难,有的甚至产生了恶感,度日如年。UIC在新生正式开课前,会开设英语增强课程,让学生沉浸并熟悉英语环境,为4年本科乃至日后深造奠定基础。

UIC在校生超过5600人,来自境内各地及港、澳、台地区,专任教师近800人,七成多毕业自世界著名学府,并拥有博士学位。所以读书期间,学生不但要和背景、习俗相同者交往,还得和同为人类、思维及语言、习惯、文化、行为等完全不同的人打交道。一言蔽之,在与全人类相处。我大二时修Mass Media Writing(大众传媒写作)课,老师是南非人,在韩国教过书,口音和韩国人的一样,但授课、听讲都不受影响。副修音乐,现任管弦乐团指挥是一位塞尔维亚教授,无论指挥学生练习,还是阐述个人见解,都没有障碍。  

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熟悉并适应,以后能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生存下来,这也是能力之一。

作业考试样样认真

UIC学费高,每年8万元;学制短,采国外样式,每学期只有14周;课时少,没用东西少问津,所作所为都是真知识。所以在校期间,要求学生严肃认真、利落高效。  

不管哪个院系、什么课程,每学期都会有花样繁多的小论文、口头演讲、报告、小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提前确定,想拿高分和奖学金,就得样样认真,用心用功。一切都照教材和讲授来不行,得低分不说,还可能被列为抄袭;天马行空、无所依托弄也不成,不仅不会视为创新,还会列入蠢言蠢行。一字一句都得有依据,一问一答都得合规矩。  

为了完成好一份作业,学生须花大量时间泡图书馆,废寝忘食找资料,竭尽所能趋近“真理”。即使这样,老师还是会不依不饶,作业改来改去,甚至连字体、字间距都标出来。我大一时做一份400个单词的作业,修改了六七次,起初以为是老师故意刁难,后来才明白是常规做法。吃了4年苦头,现在总算摸到些门道。  

国内高校,学生翘课、不交作业、吃喝玩乐已成普遍现象。在UIC不行,课程成绩既包括出席率,也包括参与度,上课不提问、回答,都会扣分。有的课只要时间一到,老师甚至会紧闭门窗,点名签到,错过一秒钟,即视为缺席,学生因此战战兢兢。毕业时,香港浸会大学颁发学位证书,成绩不同,证书等级也有别。

通用标准通向世界

UIC成绩采用国际标准,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认可。以成绩制度GPA举例,满分4.0,根据每门课的参与度、作业、考试等情况,教授分别打出A、B、C、D,再换算为绩分点。此制度与国际接轨,可用于申请各国研究生、博士生。同系的一位学霸,用GPA申请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管理专业研究生。另一位相熟的学姐,也凭其申请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生,校方还提供了全额奖学金。

内地高校多使用百分制和汉语教学,申请国外研究生时会带来诸多不便,一些学校因为缺少平时作业、活动等成绩,甚至不被对方承认,学生申请难上加难。好比国内医学专业,即使念到博士,拥有丰富诊断和临床经验,到了欧美国家仍不被允许行医看病,更不能临床手术,只能观摩或从事简单工作,如递手术器械,想行医,还得从本科读起,直到拿到执照。UIC的GPA世界通行,成绩好者,可相应申请到知名高校,差者,也能申请到不错的大学。

师生不问口体之奉

历史上,书院、大学和寺庙一样,多建在景美人少之地。其故,是治学如修行,不能有太多干扰,须心系一念,孜孜以求。  

UIC就是这样,所属虽为繁华都市,所在却为珠海市东北部山区,周遭绿树密集,曲径通幽,湖水映衬,时漾清凉。别说距市区,即是离相对热闹的行政镇,也有一小时车程。远离喧嚣,较好地束缚了年轻人的身心,使之有较多时间学习和思考,并养成沉稳、坚毅性格。再加上学校自有风骨,在浮躁和势利的年代,不媚俗、不从众、不功利,学生尽管多数家庭条件都不错,却不攀比财富、容貌、穿着和吃喝,而是日逐一日忙碌正经营生。每天晚上和周六日,图书馆总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求知之风良好。而任课教授因为来自世界各地,所历广,所业精,不断鼓励弟子们志向惟远,脚步求实。 

明代文学家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对比了自己求学之艰苦与同舍生之舒服后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UIC学子同于此,因为中有足乐,遂不知口体之奉。

留学比例广东第一

UIC学生毕业后有两种选择,一工作,二读研。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大多去了政府部门、跨国企业及公共组织等,如中国银监会、中央电视台、香港商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微软、IBM等。 

大多数毕业生选择深造。根据《南方都市报》对2016届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UIC1036名毕业生中,只有5人参加了国内研究生考试,598人选择留学海外或港澳台地区,留学比例为57.72%,在广东省所有院校中排名第一,在全国高校中也名列前茅。深造学校多为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康奈尔、港大、港中文等全球知名院校。 

而据校方公告,如此高比例已维系多年,自2012年迄今,出国留学深造学生数,每一届都超过了50%。 

井底之蛙不可语于海。毕业之际,感谢UIC的栽培,更感谢其牵引,是她让我初识了世界的面目。

                                                                                                                                          侯安然

媒体链接:http://epaper.sxrb.com/paperdata/sxrb/20180614/index.htm

 

 

最后更新:2020-09-24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