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2018.8.26[澳门华侨报]--UIC新学期迎来千七新生

发布日期: 2018-08-27 打印

 

【记者陈艺珠海报道】昨天,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迎来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一千七百多名新生。今年,学校专门为每位新生准备了定制的行李牌,寓意梦想从UIC启航。来自台湾的新生谢欣彤同学昨天表示,自己对UIC「一见钟情」,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

据介绍,新生们完成注册手续之后,将迎来为期一周的迎新营活动,旨在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尽量适应大学生活。包括帮助新生适应全英文教学的英语强化课程、专业老师见面会以及学生服务介绍等。同时,每十几个新生将分为一组,由学校任课教授老师作为导师,并配备了一至三位学长学姐作为「朋辈导师」,为新生提供帮助与支援。「朋辈导师」也被亲切地称为「组爸」「组妈」。

此外,还有?明学生认识自我、管理压力等课程。今年UIC也组织校园游园活动,通过轻松有趣的游戏挑战方式,带给新生一个美好的校园印象。

与其他高校不一样的是,UIC还为家长安排了家长论坛和高桌晚宴,让家长有机会与校领导和专业老师面对面交流,也帮助他们适应从中学生家长「升级」为大学生家长的角色转变。

据介绍,今年新生获奖学金人数为最多。有来自广东省外的四十三名学生获得新生入学奖学金,为二0一七年的两倍,新生入学奖学金当年学费全免,原则上为期四年,即原则上每位同学可获得三十二万的奖学金。

来自深圳红岭中学的曾子舒是一名「借钱」报考的新生,被UIC会计学专业录取。她表示,之前因为父母对UIC不了解,所以不同意她报考,曾子舒只能悄悄报名。在网上交报名费时,请她在UIC的学姐帮忙垫付代交八十元,才获得顺利参加考试的资格。直到高考考完英语后,曾子舒才跟父母「坦白」自己的愿望。父母尊重她的选择,鼓励她认真备考。曾子舒从小有自己想法,希望以后能出国读研,她认为UIC比较自由、开放,也有丰富的国内外交流机会,是非常适合自己的一个平台。

来自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郑一宁以超过当地理科本科线二百四十八分的成绩被UIC录取。这位来自北方的学生从高中就把目光放到香港的大学。她认为内地普通大学的教育模式不是很适合自己,虽然内地大学也在积极改变教育模式、努力走向国际化,但基点相比香港的大学要低一些。带着对全人教育和国际化视野的向往,今年高考,郑一宁也申请了香港浸会大学,虽然没有通过面试,但她也在了解港校的过程中认识了UIC,并且也向往UIC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把UIC放在高考第一志愿。郑一甯获得了新生入学奖学金,将就读于会计专业,未来计划出国深造。

谢欣彤同学是第一批录取的台湾学生之一。专业是应用心理学。她表示,自己跟随父母在上海,高中毕业前夕,自己并未决定是回台湾上学还是在大陆上学。但UIC到自己就读的高中进行招生说明会的时候,感觉到UIC很符合自己对大学的预期,因此就「一见钟情」了,非常喜欢。自己放弃了回台湾就读的想法,直接报考了UIC。这次来UIC之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长们都很热情、很周到,令自己感到很温暖。谢欣彤同学还表示,自己高中期间就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所以希望通过在UIC的学习,让自己实现当一名心理谘询师的愿望。

 

 

最后更新:2020-09-24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