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我是
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生
校友
教职员
家长
媒体
图书馆
基金会
工作机会
English
English
首页
关于我们
学校概况
教育理念
校长的话
校董会
组织架构
管理队伍
荣誉院士
讲座教授
出版刊物
联系我们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硕博招生
港澳台侨生
国际生
职业发展
学院与研究生院
工商管理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理工科技学院
文化与创意学院
博雅智能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
研究生院
教与学
外国语言与文化中心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国际人才学苑
师资
研究
重点实验室
研究中心
高等研究院
BNBU学者库
校园生活
VR全景校园
校园风光与设施
视频
活动
快速入口
内网门户
校历
教务处
体育馆
信息公开
首页
关于我们
学校概况
教育理念
校长的话
校董会
组织架构
管理队伍
荣誉院士
讲座教授
出版刊物
联系我们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硕博招生
港澳台侨生
国际生
职业发展
学院与研究生院
工商管理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理工科技学院
文化与创意学院
博雅智能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
研究生院
教与学
外国语言与文化中心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国际人才学苑
师资
研究
重点实验室
研究中心
高等研究院
BNBU学者库
校园生活
VR全景校园
校园风光与设施
视频
活动
快速入口
内网门户
校历
教务处
体育馆
信息公开
我是
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生
校友
教职员
家长
媒体
图书馆
基金会
工作机会
头条
动态
深度
媒体聚焦
视频
人物故事
新闻
头条
动态
深度
媒体聚焦
视频
人物故事
[珠海广播电视台] 《十年十人》系列:郭少棠——拓展“香港经验” 创新高等教育
发布日期: 2018-05-25
打印
作者:珠海电视台 储符琳 叶文强 文章来源:珠海广播电视台
对于在珠海办教育的香港知名学者郭少棠教授来说,香港回归的这十年,正是他圆梦的十年,在这期间,他找到了将毕生所学服务国家的最好方法,那就是将香港的办学经验带回内地,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一条新路。
最近这两年,郭少棠教授都是过著珠港“两栖”的生活,因为现在他不仅是香港浸会大学的教授,还担任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常务副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在二、三十年前,在读书啊、工作啊,(自己)都希望在97以后能有机会回到国家(内地)工作。所以过去这两年是完全实现了我多年来的梦想和希望。”
曾到海外游学,又在香港从事了二十多年高等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郭少棠时时都能感受到香港与祖国割不断的血肉亲情,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更多的香港经验和香港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怎么样把香港这个国际的经验,怎么去跟(内地)其他的教育工作者交流,寻找一个好的方法去做,可以做出一些经验来,让其他的学校参考,帮助中国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开创新的路。”
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珠海招生,这也是目前为止,香港和内地合作开办的唯一一所国内高校,而其国际化的课程、全英语的教学、“全人教育”的实践,更令其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我们希望将来培训的学生能够跑到国外,去跟外国竞争,这种竞争能力,我估计,我们这能力起码可以跟得上香港,甚至有的时候会超过香港。”
郭少棠表示,回归十年来,香港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他相信,今后,两地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将逐渐迈向更深的程度,他希望自己的学院能成为这种合作的最佳“示范”。
记者感言:回归以来的这个十年,也是越来越多的香港知识分子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十年,从郭少棠教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香港知识分子对祖国的一片衷情。
最后更新:2020-10-15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