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吴喜之教授12月10日受邀来校,带来以“科学、统计与思维方式”为主题的讲座,启迪到场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这门学科。

吴喜之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
吴教授首先以“生活是什么”为引,将话题延伸到个人的奋斗目标、奋斗的源动力。他认为这些都取决于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恰好也反映了统计这门学科的特性:源于生活,更好地规划生活。

到场同学认真聆听
接着,吴教授指出统计这门学科可以概括为收集、整理、分析说明数据,是有关数据的科学。它涉及电子编程、统计的辩证分析、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生活常识。他还比较了统计与数据科学的区别。吴教授特别强调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特性之一,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性的探索研究至关重要。

现场同学提出疑问
问答环节,统计学的学生们提出了在数据建模以及处理大数据方面的困惑。吴教授推荐了三种方法:交叉验证、n次交叉验证、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数据的使用。

吴喜之教授与UIC的老师合影
最后,吴教授总结道:统计这门学科历史悠久,它的出现便捷了人们处理形形色色的大规模数据。而如今,电子工具虽然已具备了高效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依旧无可替代。
文:宋胡佳蓉(U新社 大一应用翻译)
图:宋思逸(U新社 大二国新)
编辑:刘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