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国情国学】王蒙再来UIC 畅谈文学面临什么

发布日期: 2015-03-11 打印

3月9日,著名作家、学者、文化部前部长王蒙先生受邀来到UIC,带来题为“文学面临着什么”的讲座,并与同学们热烈互动。他表示,现在文学主要面临着新科技、市场化和社会转型三方面的冲击,勉励UIC学子重视语言和文字,培养精读、深思的好习惯。

2015-03-09 00002

王蒙先生演讲风趣幽默

校长吴清辉教授、副校长徐是雄教授和张聪教授、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等出席了讲座。许多师生也慕名前来,加座后仍有许多同学站着听完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此次讲座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和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合办。

2015-03-09 00003

现场座无虚席

王蒙先生演讲幽默风趣,现场笑声、掌声不断。他首先强调,伟大的文学作品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真正伟大的作家,是不需要用谄媚的姿态来取悦读者,而是用自己作品里的精神与灵魂高度来吸引读者,感动读者。

浏览正在代替阅读 要学会精读深思

然而王蒙也说,新科技带来的传播手段的变化,的确冲击着文学的发展。美术,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结合多媒体给观众提供了感官的全面感受。相比之下,文学作为一门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进行表达的艺术,给观众提供的感受不够直观。但是,文学终究是无法被替代的,因为语言符号带动人们的思考力以及想象力的发展。

2015-03-09 00004

学生们认真聆听并积极发问

王蒙引用孔子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不动脑地接收知识会造就“八卦的博士”,不吸收知识光动脑容易造就“危险分子”。因此浏览并不能代替阅读,大家要学会阅读,学会独立思考。

市场发展使文学边缘化 用好作品引领市场

谈到文学的市场化问题,王蒙指出市场化使点击量、票房、销量、发行量等统计数据显得十分重要,但数量与质量并不等同。

2015030901

吴清辉校长向王蒙先生致送纪念品

他表示,1949年至1966年,全国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只有二百多种,而现在一年的长篇小说数目就达千种,加上网络创作,更是数不胜数。大众休闲消费的文化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但是经典作品还有待于历史与时间的淘洗与沉淀,远远不够。面对市场,作家也要买房子,但更应有追求与底线,创作出好作品来引领市场,而不是被市场牵着走。

好作品要有超越性

王蒙引用韩愈的名句“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来阐释社会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015-03-09 00005 2015-03-09 00006

2015-03-09 00007 2015-03-09 00008

现场师生争相提问

他还提到,谈论革命的文学作品多的时候,往往革命没有发生,革命文学家也并非革命胜利者。真正好的作品,既有非常强的时代感,又不被时代限制,有超越性。

问答环节,同学们争相向王蒙先生提问,涉及文学创作、网络用语、感情等不同问题,均得到他的耐心解答。其中一位同提问:“您的文学创作与政治交织,是幸运还是不幸。”王蒙回答,在他们那个时代政治就是人、是生活,正是有了参与其中的经历,才造就后来的王蒙。所得和所失是基本等同的,他从不后悔。也正是由于自己积极参与政治,他才对人生、对历史有了更加豁达的态度。

2015-03-09 00009

UIC教职人员、专门来校听讲座的来宾与王蒙先生合影

王蒙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坛大家,曾担任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等重要职务。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文:汪杰洁(大四 文化创意与管理)

图:刘勇

编辑:刘勇

(来源:新闻公关处)

最后更新:2020-09-16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