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UIC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副教授、UIC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冯瑞龙博士在名为“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优秀家风建设”的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并获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邀请,加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课题组专家团。

出席研讨会的学者合影
该研讨会由中国伦理学会、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课题组、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承办,于2015年4月11—12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吸引来自国内与韩国、日本、德国、美国及港澳台的逾100名学者参加,共收集了43篇学术论文。
冯瑞龙的大会主题发言论文为《从我们编著的传统家训文献--谈21世纪家训研究的新时代意义》。该论文以冯瑞龙主导的研究团队在过去20年于内地、香港、台湾出版的4本书为基础,综述传统家训、教子诗词、女子庭训的特点与时代意义。
冯瑞龙博士主导的四本家训方面的相关著作
冯瑞龙指出:家训中存在着与作者性格相同或背反的矛盾现象;人们通常认为,家训中无非是宣扬儒家修身,但有些家训则杂用道佛,如三国王昶的《家诫》;通过家训可以考察古代社会的风俗好尚;从家训中可以看到对妇女受教育的认识;家训中有不少经济史料;家训中思想敏锐、见解卓著的学者,常有翻案文章;家训中衡文评艺每有胜解;家训并非是陈旧说教,它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
论文指出,21世纪是中国崛起、走向国际的新时代。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经济产出,军事力量,与道德水平的发展不一定同步。传统中国在世界各国当中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到了当代应如何继往开来?
冯瑞龙向同行专家提出建议,未来的家训研究方向可包括:中国家训经典的英文翻译计划;中英比较、中美比较、中国与欧洲比较;中国与中东/近东比较;中日韩比较,中印比较;当地(地区/城市)的口述家训整理。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