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UIC社工周系列活动之高校交流会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社工专业和社工协会的学生来到UIC参加交流会。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香港的注册社工朱志强博士和UIC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副教授邓美结博士为大家带来主题讲座。

朱志强博士 讲授“社会工作与心理及家庭治疗”
朱志强博士的讲座以“助人科技,尤其是心理治疗对社会工作实务的贡献与限制”为题,他在讲座中提到社会工作在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朱志强讲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与其它治疗在先进国家如美国流行甚久。但是,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的科研基础充满争议性,有着把复杂的社会问题化约成为个人或家庭问题的倾向。大部分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的政治立场模糊不清,回避了或压缩了人在困境中所要面对的道德、伦理、存在意义和灵性上的考虑和挣扎。而衍生自西方文化底蕴下的心理治疗及家庭治疗在中国文化色彩的社会里应用,也遇到了因文化上的差异与适切性所衍生出来的问题。

师生专心聆听

同学提问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当天下午,邓美结博士在B102为四校同学讲授关于应用伦理学(Applied Ethics)的公开课。邓美结博士在公开课中为大家介绍了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讲授了伦理决策过程、社会工作价值和道德等内容。她介绍,社会工作价值是个别化、案主自决、保密、接纳、不批判的态度、合理界限的设定、社会公义。

邓美结博士与同学一起讨论
在公开课上,在座的学生被分成了六组,每组5-6人,对给出的个案进行小组讨论。每个组都会有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方便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了解。在小组讨论过后,每个组都会被邀请上台展示讨论结果。邓美结博士也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指导,在学生展示结果的过程中纠正他们的错误。公开课结束之后,很多同学围着邓美结博士问问题。

小组讨论结果展示
据UIC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学会会长、来自大二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的蔡今铭同学介绍,每年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学会都会举办高校交流会,邀请各高校的学生前来交流,让他们感受一下UIC的全英文教学模式。这次高校交流会旨在让在座的每位参与者能够在聆听和交流的过程中对社会工作的学习有一个较为深层次的理解和进行自我解答。

参会师生合影
公开课结束后,来自不同高校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表示,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带给了他们更多的思考和学习。
UIC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署理课程主任吴耀辉先生、全人教育义工服务发展中心陈家杰老师等出席了交流活动。
文:单绮晴(U新社 大一国新)
图:单绮晴 路雨(U新社 大一国新)林淼(U新社 大二国新)
编辑:谢子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