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的苗族村民,至今使用着一种用构树皮作原料的古老造纸技术,成品不含化学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这种造纸技术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3月12日下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的一群学生在会同村举行了苗族纸手工体验活动,向会同村附近高校的师生和周末到会同村观光的游客普及石桥村苗族村民这一古老的造纸文化。

创行苗家印象项目组
“2010年,我们在旅行中偶然遇到了苗纸这一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遗产,也目睹了那些以出售手工苗纸为生的贵州苗寨人民的贫穷生活。震惊之余,萌生了将苗纸商品化后帮助他们拓宽销路,从而脱离贫困的想法。”怀揣着这个目标,一群UIC的大学生聚集在了一起,成立了创行(Enactus)苗家印象项目组。
“我们项目组目前主推苗纸这一民族传统材料,将其设计包装打造为各类产品,如灯饰、屏风、LED光板、本子、明信片、钟等。同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推广文化产品,使更多人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中鲜为人知的美丽。”苗家印象项目组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项目组成功设计并生产了四代苗灯为主的苗纸系列产品,并建立微博、微信、快站为主的产品及文化推广平台,以及淘宝、ebay、快站的销售平台,并与上海智美基金会和贵州青年创业协会合作,共同推广苗族产品。“我们生产的库存商品几乎全部售出,盈利5000元,将会捐给贵州石桥村村民。”

苗纸手工体验活动现场
当天的活动现场展示并售卖苗家产品,包括一些由项目组亲手设计出的苗灯和由贵州石桥村村民亲手制作的苗家笔记本。从广州前来会同村旅游的唐女士说,购买这些本子不仅因为它制作精美,这也是对苗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本次苗纸体验活动致力于普及和传承濒危的苗纸文化,同时为贵州石桥村村民提供苗纸体验活动的操作模板,成为一个可持续可推广的活动模式。另外,本次手工体验活动的收益将返还给贵州石桥村村民,为他们创造一定经济效益。在贵州石桥村的造纸户龙大哥听闻我们此次的活动后表示,感谢我们对贵州苗族文化的支持,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苗族纸文化。”
“从长期目标来说,我们致力于整合规划当地传统手工业资源,形成以苗纸与蜡染为主的产业链和一个弘扬推广苗文化的自媒体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扶当地村民提高经济收入,并且苗族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
图文由创行(Enactus)苗家印象项目组提供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