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吴清辉:强化博雅定位

发布日期: 2011-03-29 打印

 20110329-101957.jpg

(编者按)3月25日,吴清辉校长接受香港《星岛日报》采访,谈UIC未来的发展。以下为原文:

退休后全职担任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校长的吴清辉表示,UIC最快今年第三季开办研究生院,提供硕士和博士课程,首阶段录取一百人。学院将新增现代英语、财务数学(编者:本校称为"金融数学")等课程,未来会拓展音乐、美术等范畴,以加强其博雅型大学特色。另外,为支付学校基建费用,UIC计划新学年增加学费两成至每年六万元(编者:待批中)。

去年八月上任的吴清辉接受本报访问时提到UIC未来发展,他指UIC已有六年基础,未来将加强研究,如发展研究中心等,并增加拨款,逐步增强其研究基础。他又表示,UIC将设研究生院,开办硕士及博士课程,首阶段将合共录取一百人。

期望扩大收生人数

他期望研究院最终录取1000至2000人,现正由教育部审批,一旦获批,估计最快由今年第三季起可正式运作,届时便可扩大研究生院的发展规模,培育更多人才,进行内地教育改革等方面研究。吴清辉认为,"由于内地已有不少研究型大学,因此希望筹办内地缺乏的院校类型,故UIC将向为博雅型大学发展,并以教与学为主,研究只为支持教学活动。"

本科方面,目前UIC已设有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等课程。吴清辉指,当中商科较突出,为进一步加强UIC的博雅型大学定位,未来会发展音乐、美术等学科,他透露会考虑开办音乐和中文副修科。UIC主要以英语教学,吴清辉表示,会加强培养学生对国情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另外,UIC去年已新增心理学、翻译等课程,未来将增加财务数学(编者:本校称为"金融数学")学科和现代英语。

0五年成立的UIC,是本港首所由香港高等教育界与内地合办的院校,时任浸大校长吴清辉兼任UIC校长,退休后全职投入UIC。吴清辉表示,期望UIC本科学生人数由现时约4000人,进一步扩大至6000人,以增加相关学科领域,但他补充,考虑到学校发展,当学生人数达6000人时,便不会再增加。

学费加至每年六万

UIC早年被指录得大幅亏损,须调高学费以支持运作。吴清辉指,现时收支已达平衡,但由于要增加基础建设,令财政紧绌,加上内地捐献文化不普及,也得不到政府资助,故学费属UIC最重要收入来源。为应付开支,UIC计划新学年增加学费两成,由现时五万元调高至六万元(编者:待批中)。

吴清辉解释,加学费主要由于学校须增加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佳环境,以及聘请一流教师,他又表示三年任期内应不会再调整学费,并会增加奖学金。

寄语后来者 造福内地教育

近年院校纷纷北上发展,浸大成为本港院校与内地院校合作办校的先导者。UIC校长吴清辉回顾学校0五年成立至今,经历艰苦阶段,包括学位在内地验证及资金来源问题,但他认为未来大学发展应更顺利。

他又寄语有意在内地办学的本港院校,应以为内地教育作出贡献为目标。

UIC开校首年收生二百二十七人,首届学生于0九年毕业。身为"开荒牛"的吴清辉,认为最初只"摸着石头过河",后来UIC的发展和学生素质最终受各方认同,他为此而感恩。

吴清辉认为,在港多为公立大学,发展模式上有一定局限,但在内地可作多方面尝试,令教育更多元化。他指两地生源不同,他指两地生源不同,UIC主要以内地生为主,港澳学生为辅。

 

新闻公关处

 

最后更新:2023-04-18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