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王蒙对话90后:莫言获诺奖的案例分析【视频】

发布日期: 2012-11-23 打印

 

                                                          

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名家如何解读?文学诺奖的实质是什么?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90后有什么启示?"80后、90后,文学已死"是否真实?

11月18日,一场文学名流与90后的对话在UIC展开。著名作家、文化部前部长王蒙受邀来到UIC,为同学们带来精彩专题演讲:"莫言获奖的案例分析",并与学生热烈互动。数百多名学生慕名而来,把UIC多功能报告厅挤得水泄不通。

20121122-150758.jpg
王蒙说:"各种大奖搞得好,不如文学本身好。"
归根到底,作家的生命还是在于作品上。 

"诺贝尔文学奖表现为传播现象和社会现象,并不是文学现象。不能直接介入作家的想象、激情、修辞与构思。奖是社会的,集团的,很多奖都是和权力结合起来的。诺贝尔文学奖有理想主义的一面,也有世俗的一面。"

在演讲中,王蒙指出了文学诺奖的实质,对于此次莫言获奖,王老分析了其时代的因素和作品的因素,以及诺奖作为文学的推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其意义。为了让同学们有更深刻的了解,他列举了众多中外获奖的案例,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且由此引申至中外文学观的对比。

20121122-151033.jpg

王蒙说:"在大学要有专注的阅读。"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纷纷发言提问。提及当下生活在网络时代的90后,他们接触的是穿越文学、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想读文学经典却读不进去,许多同学对于这样一种精神空虚、焦虑的状态表示关注,并纷纷请教王老的建议。

王蒙说,大众化、平面化、泛滥化的信息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如果浏览代替了阅读,那将是人类的一大灾难。他希望同学们能阅读真正能触动灵魂和内心的作品。

"在大学要有专注的阅读,多一些查证,少知道一些八卦,集中精力研究一两个方面。希望在你们身上。"

20121122-151204.jpg
“不读文学的男生不能要。”王蒙幽默的演讲引来阵阵掌声和笑声

对于同学提问的"80后、90后,文学已死"的问题,王老幽默地说:"这是故作惊悚的言辞,我王蒙都还没死呢,文学不会死。文学在母亲那里(母亲会给小孩讲故事),即使母亲不在,菲佣也还在,会把文学传承下去。有爱情在,文学也不会死。"

有同学则请他以文学的角度谈谈爱情。王蒙以鲁迅笔下的阿Q与吴妈的故事为例,笑说:"不学文学,恋爱就是性骚扰。"他还呼吁女生,不读文学的男生不能要。其幽默风趣,引起了在座阵阵热烈的掌声和笑声,也使学生有所感悟,应该更加重视精神内涵方面的修养。

 20121122-151423.jpg  20121122-151456.jpg

同学们争相提问

此次讲座由UIC思成-筑梦社团组织。在活动中,同学们还陪同王蒙参观了校园,并向王老介绍了UIC的历史和其社团的项目。

王蒙表示,UIC学生充满了活力,学校崭新的风貌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UIC的全人教育,他表示,大家都在探索尽力办教育的可能性,总能够带来一些新的可能。他非常感谢这些同学们对于UIC全面的介绍, 听了思成90后大学生的慈善故事,也深受感动。

20121122-151702.jpg
王蒙回答学生提问
 

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秘书处、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和新闻公关处的大力支持。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在致谢辞中表示,王蒙先生一直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拟邀请的讲座对象,此次王蒙老师的敏锐与睿智,给UIC的学子们带来了非常生动的一课。

副校长徐是雄教授和张聪教授亦分别与王蒙共进午餐及晚餐,并进行交流。

王蒙与UIC学生精彩问答

 文:陈晓虹 董晗笑
图:魏申 蔡梦琪 肖琮 胡心悦
编辑:陈晓虹
(来源:新闻公关处)

 

 

最后更新:2023-04-18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