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深圳晚报:UIC实习生表现优秀

发布日期: 2013-02-25 打印

继去年12月深圳晚报与UIC成为全面实习合作伙伴后,今年1月15日上午,UIC四维教育协调办公室领导协同2个学部不同专业的教授前往深圳晚报所处的深圳商报社大厦,向晚报有关领导询问了第一批前往深圳晚报的UIC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并商讨了近、远期合作计划。据了解,UIC首批实习生颇受好评。

深圳晚报副总编童俏女士主持了会议,称赞“UIC实习生表现优秀”。UIC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院长兼影视学专业主任麦莉娟教授、工商管理学部副院长兼人力资源专业主任陳嶸漍副教授、国际新闻专业主任阮纪宏副教授、公共关系与广告专业讲师钱超先生、四维教育协调办公室处长李黎女士和副处长张蔚女士参加了会议。3位UIC实习生代表各自工作部门在会上汇报了工作情况。

深圳晚报所在的深圳商报社大厦

学生踊跃报名,深晚因才分工

经统计,共有56份学生的简历获得通过,他们来自UIC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及工商管理学部的几乎所有专业:国际新闻、影视学、英语、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和应用经济等,大部分是大三、大四学生,少部分大一、大二学生。最终有37位UIC人确认在报社实习,并根据其工作性质被分配为3个组别:新闻记者组(14人)、品牌策划组(14人)、广告销售组(9人)。这体现了深圳晚报“多类型、宽领域、不限年级、唯才是举”的实习机制。

UIC驻深圳晚报品牌策划组的实习生正在辛勤工作

短短时间,优秀表现

童俏表示,深圳晚报实习生一般要求实习2-3个月,但是本着对UIC教学质量的首肯,对其繁重课业的理解,以及对UIC人英语能力、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赞赏,特批37位UIC实习生从1月8日到2月8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寒假实习。

十天刚过,UIC人融入迅速、表现优秀。指导新闻记者组工作的深圳晚报编委赵笑梅女士在会上表扬了新闻记者组组长、社会新闻部实习生陈天恩同学的良好服务,并特别指出新闻记者组的翟芷玮同学在1月14日的深圳晚报中,刊登的专题公益新闻《小女孩才五岁,快来救救她吧》占据了整个单张报纸版面,且其“几乎可以独立出稿,记者老师只需稍改原稿”。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晚报新闻部门中最具挑战性的深度调查部工作的两位实习生翟芷玮和陈天恩,都不是新闻专业的学生,而是来自UIC国际政治专业。

据统计,截至1月18日,在新闻记者组中稿件见报最多的是田帅同学——一位来自国际新闻大三的学生;在时政新闻部效力的他重点采访深圳“两会”,目前已发表了10篇报道,平均每天一篇。而实习生代表陈天恩亦在会上表示每天都能在深圳晚报上看到UIC实习生的名字。

UIC驻深圳晚报社会新闻部实习生陈天恩(左一)在深圳拘留所采访犯罪嫌疑人(深圳警方供图)

品牌策划部主任陈靓女士热情赞扬了以邓仁杰为组长的品牌策划组的服务。在谈及本组最近准备的有关国际教育的品牌活动中,她认为这个UIC团队“创意强、专业、具备国际化视野、能想人所未想、工作效率和执行力俱高”。

广告部副总经理程云先生则分享了一件趣事:他在UIC广告销售组实习的第一天因工繁忙而不能亲临指导,于是第二天刻意提前在早上9点赶到大厦。在1楼电梯间等候的他正准备走进电梯,突然发现几个神色紧张的年轻人抢在他的前面闯进电梯。程经理一问,得知早到的年轻人们就是他的UIC实习生。他们紧张是因为担心自己迟到。程先生特此表扬了广告销售组的勤奋与守时。

稍后,童俏总结道:UIC实习生表现优秀,希望他们经过一个月的寒假实习后,能在暑假继续参加实习,长期锻炼,以便更好地了解新闻行业和深圳晚报的运作,也欢迎新的UIC人加入这个队伍。

参会的UIC实习生代表表示,深圳晚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媒立方”:光传统纸质新闻部门就下辖以领域划分的社会、时政、经济、娱乐、摄影、专刊部门等,和以地域划分的深圳本地东部和西部新闻部,还有新近成立的品牌策划部,以及报社的一大招牌——探索重大、突发社会新闻事件的深度调查部。

报喜也报忧——UIC人的进步空间

在一旁倾听良久的阮纪宏直言希望深圳晚报领导指出UIC实习生的缺点。新媒体部主任李剑南先生根据自己的工作指导经历回应道,UIC实习生同样存在许多体制内大学生也具有的毛病——不主动、学生气,并坦露自己对实习生品质的希望:“学生最重要的是学。实习生要看的不应该是待遇、地位,而是机会,是有没有好老师带你、是否有好的发展平台。物质和金钱等的考量不会带来好的发展机遇。”

坦诚、专业的国际新闻专业主任阮纪宏副教授要求深晚领导指出UIC实习生的不足

随后,陈嵘漍亦问道:“UIC的小孩够热诚么?”

李剑南的回答直接而风趣:“现在的小孩都不热诚。”

李剑南接着分享了自己年轻时在媒体行业里求职的经历:“睡了一个月办公室,睡了一个月破宿舍,2个月内盖的都是报纸。”

在谈到深圳晚报“新媒体”的“微博矩阵”(同时经营网易、新浪和腾讯微博)时,阮纪宏问道:“微博新闻非常强调实时性,UIC学生能跟得上么?他们能及时发稿么?”

李剑南答道:“跟不上,这才是学生的正常情况。”

多角度未来合作

钱超建议双方在日后不仅是在实习上进行合作,也要把晚报的业务融入UIC的课堂教学。深圳晚报品牌策划部主任陈靓则热情地回应说,营利性项目合作和公益性项目合作是双方两个应拓展的领域。

童俏向麦莉娟分享了深圳晚报的“爱心微电影大赛”公益项目,认为其可以成为UIC影视学专业学生展现拍摄能力的一个契机。她亦介绍了深圳晚报重点推出的营利性公益项目“万人牵手”单身青年交流活动,并希望UIC活动策划和广告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在其中得到锻炼。陈靓随后补充说,“万人牵手” 是深圳本土最大的单身交友相亲平台,学生们可以组成不同的小团队,帮每一对相亲成员定制个性化婚礼。

会议尾声,赵肖梅透露,UIC实习生在2月8日上午回家前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公益活动——给深圳晚报社里因工不能回家的保安员送爱心年夜饭。

深圳晚报与UIC双方代表讨论UIC实习生情况

寒假实习精彩分享:
陈天恩:跨领域、内容多变、领导多元的深圳晚报实习工作带给UIC人新的挑战和机遇
翟芷玮:寒假实习有感


文/图:陈天恩
编辑:何锭
(来源:新闻公关处)

最后更新:2023-04-23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