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粤剧名伶任剑辉诞生一百周年,香港“任剑辉研究计划”于1月12日-13日在香港理工大学蒋震剧院主办“2013纪念任剑辉女士(1913—1989)百年诞辰——粤剧艺术国际研讨会”。UIC中国文化研究所、UIC艺术文化发展中心连同香港理工大学包玉刚图书馆、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作为合办机构参与这项盛会。
粤剧于2009年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国际研讨会吸引了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台湾、香港、广州、北京和福建等地近400名专家学者参加,共设八场主题演讲和十三场分组讨论,提交大会的论文超过60篇。大会的分组讨论从粤剧的传统、任姐的艺术特色、地位影响到经典名剧分析、粤剧教育等多角度进行探讨,这样兼具舞台演绎与学术理论的研讨会既是一次学术交流,也是向一代名伶致敬。
UIC协理副校长陈孟贤出席了研讨会开幕礼,并与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唐伟章教授、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李焯芬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院长陈志辉教授、研讨会赞助人陈大枝、珠海学院校长张忠枬教授、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理事会主席林贝聿嘉、澳洲塔斯曼尼亚博物艺术馆理事会主席嘉健灵爵士及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之友会长陈邱敏英一起主持剪彩。

协理副校长陈孟贤教授(右四)与多位主礼嘉宾为研讨会剪彩
UIC中国文化研究副所长、UIC艺术文化发展中心原主任冯瑞龙博士对粤剧研究甚感兴趣,他是“任剑辉研究计划”策划小组成员、“任剑辉研究计划之友”名誉副会长、《任剑辉研究学报》主编、任剑辉粤剧研讨会论文集(2009,2013)编委。
冯瑞龙在研讨会上主持了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荣休教授马克林 (Prof. Colin Mackerras)的专题演讲, 讲题是The role of Cantonese oper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heatre (粤剧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所担当的角色)。他指出,粤剧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唐涤生就是珠海人,UIC已有皮影艺术馆, 以及多个通识教育选修的中西比较戏剧课程。UIC合办这次研讨会应有助于推广中西戏剧活动及粤剧学术研究,也有助于丰富UIC的戏剧课程讲授。

冯瑞龙博士与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合影,感谢饶公为《任剑辉研究学报》封面题字
编辑:新闻公关处
来源:UIC中国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