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浙江大学90后美女教授的传奇故事让不少人惊叹,而在珠海的高校,也有一位5年教龄的90后大学讲师,这位年轻的讲师,还是一位金发碧眼的萌外教!
你很难不喜欢眼前这个笑容灿烂的女孩:金色齐耳卷发,风趣幽默,有她在的场合总是欢声笑语不断.

1990年出生的Tina是UIC最年轻的讲师,负责教大一新生英语课,在中国已有5年教龄。为什么会来中国?为什么留在珠海?几乎每个人都会问Tina这个问题,事实上,在2012年刚来珠海时,Tina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会留在这个国家,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并且组建自己的家庭。“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起初,Tina也没想过要当老师。Tina的妈妈是一名特殊学校教师,并希望女儿也能从教,但是Tina眼中,老师从来不是个“挣大钱”的行当。“不过在中国试了下当老师,居然发现还挺合适的,事实证明,听你妈的话不会有错。”
22岁那年,刚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贝瑟尼路德学院(Bethany Lutheran College)毕业的Tina,和同学一同报名参加学校的实习项目,来到UIC成为一名实习生。这确实是个勇敢的决定,来中国第一周,Tina既没有朋友,也听不懂中文,“当时好不容易拨通在美国的母亲的电话,她在电话那头说了句‘Hello’, 我一听直接哇地哭了出来。”

不过,天性乐观的Tina很快适应了中国的生活。以一个“老外”的身份在中国当老师,Tina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不适应,她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趣事儿和同学们交流,而且当听到学生英语越说越好,她也非常有成就感。
“尤其是当我教了些课本外的内容,下一次聊天时他们无意间说了出来,那种感觉超棒!”另一方面,Tina觉得,当老师让自己变得更有耐心了。“你知道,常常会有那种需要告诫自己‘千万冷静’的时刻。”Tina 说,有时候中国学生很害羞,她不得不用更热情、更夸张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让他们开口说英语。“可是当我特别热情和一个男孩打招呼时,他非常地冷漠地用标准答案回复我‘I’m fine, how are you’的时候,我会特别沮丧。”
Tina 和学生相处,也更像是朋友。“如果他们喊我老师,我反而会觉得很奇怪,我们明明差不多大嘛。”Tina说,自己第一个真正的中国朋友就是当年的一位女学生,“我扁桃体发炎,她陪着我去了一个星期的医院。”

比起自己给学生提供的帮助,Tina 觉得,学生们帮助她更多一些。学生们常给Tina分享中国的故事,好吃的食物,好玩的地方,还不时送些意想不到的小礼物。“我收到过普洱茶、折扇,以及脸盆那么大的整块五仁月饼,还有一次,一个学生送了一套‘四大美人’的钢笔,原因是其中一个美女(杨贵妃)有点胖,和我很像。”
有朋友,有爱人,还有热爱的工作,Tina对自己目前的生活非常知足,除了偶尔的一丝乡愁。“刚开始时,我和美国朋友不得不在中国的肯德基吃个汉堡来缓解思乡的情绪。不过后来,尝试了各种中国美食后,什么水煮牛肉,兰州拉面,川菜湘菜……才发现在中国生活有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