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2023.10.31[云南民族时报]--第五届“路学”工作坊在昆明圆满举办

发布日期: 2023-10-31 打印

10月28日至30日,由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路学”工作坊在云南大学举办。

第五届“路学”工作坊合照

此次工作坊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精神,服从服务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的工作部署,依托独特的区位和丰厚的人文优势,与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关注道路与民族国家、现代性、全球化等议题,对涉及道路的相关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具体个案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以学术献礼社会学学科、践行新使命、服务新时代,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知识增量、理论支撑和价值关怀。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校长、教授周永明,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周大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民族》编辑部研究员石茂明,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杨绍军,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何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李志农,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朱凌飞等70余位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工作坊。

开幕式上,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李志农向各位参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她指出,道路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显见的基础设施,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积极的道路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见证了道路里程的快速增长,而且引发了社会文化空间的巨大变化,给研究者提供了诸多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她介绍道,在国际路学研究的发起者周永明教授的积极推动下,目前路学研究已初具规模,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专家学者,从学术视角出发,为推进国家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周永明教授对第五届“路学”工作坊在云南大学召开表示了兴奋和祝贺。他指出,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路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学术共同体的齐心协力,而他欣喜地看到在云南大学就有一些坚持推进路学研究的优秀团队,本次工作坊在云南大学开展非常合适。周永明对路学的发扬光大表示了殷切期望,希望路学工作坊能够坚持举办下去,不断为国家建设和学术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何明教授对本次工作坊在云南大学召开表示了荣幸和激动之情。他指出,道路是人类生存发展、文化创造、文明交流的重要基础,路学研究是研究人、研究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回顾了路学在云南大学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大丽高速公路、沿边高速公路、怒江步道等道路的建设为例,介绍了云南大学学术团队坚持将路学理论应用于国家建设的成果,展现了云大学术人“立足西南,胸怀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何明提出希望以本次工作坊的召开为契机,与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形成深度交流互动,一同推进路学研究深入发展。

开幕式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校长周永明教授、云南大学社科处处长杨绍军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朱凌飞教授等三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就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和思考进行了主旨发言,并由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建斌教授进行了简要评议。

周永明教授发表了题为“河流水道研究与路学拓展”的演讲,以河道的特点为线索,从路学理论出发为国家河流水道建设事业提供了新视角。杨绍军教授探讨了“滇缅公路的战时记忆与民族精神”,揭示出滇缅公路所承载的苦难和辉煌,以及熠熠生辉、经久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朱凌飞教授讨论了“道路基础设施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话题,提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各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现代性建构的进程。最后,郭建斌教授对以上三场主旨演讲做了简要评议,并提议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的深刻含义,扩展对“实体之路”与“文本之路”的研究思路。


周永明发言

杨绍军发言

朱凌飞发言

郭建斌进行评论总结发言

10月28日下午、29日全天,与会专家学者聚焦“道路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路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道路与传播”“道路与仪式”“道路的书写”“道路与历史”“道路与空间”“遗产、景观与文化线路”“边境道路”“境外道路”“道路与旅游”“‘路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十二个议题分别进行了专题交流分享。

会场讨论

经过两天热烈深入的交流讨论,本次工作坊圆满落幕。闭幕式上,周大鸣教授发表了题为“道路与聚落——‘路域学’视角下中国城乡社会结构变迁”的演讲,从人类学对道路的研究概况、聚落与外界的连接形式及载体、道路网络与城乡结构的历史变迁三个层面对论题进行了阐释,展现了对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学术观照和人文关怀。此后,周永明教授和朱凌飞教授为此次研讨会进行了学术总结。

周大鸣发言

周永明教授作为“路学”工作坊的创始人,对本次工作坊的深度和广度加以肯定,并对各位参会人员的出席致以衷心感谢。他表示,看到众多青年才俊参与到路学研究的队伍中,特别是像朱凌飞教授这样多年来带领团队坚持进行路学研究的学者,让他感到非常振奋。他提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路学研究的主场,已有一些学术研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并相信中国学界将来还能产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他非常看好路学这一领域在中国学界的发展,同时也非常看好致力于开拓中国路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朱凌飞教授作为本次“路学”工作坊的主要负责人,指出对道路基础设施的研究是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条新路径,也是民族学、人类学服务于国家社会的重大需求、进而推动学科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他表示,路学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而云南正是路学研究的“宝地”,在云南所做的相关研究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同时也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探索。最后,朱凌飞对“路学”工作坊的创始人周永明、全体参会专家学者、支持本次工作坊相关工作的各位领导以及会务组成员表示了感谢,并宣布本次路学工作坊圆满结束。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民族》编辑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西藏大学、广州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吉首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凯里学院、西昌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工作坊。

媒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vP_OMqq5D-pfAYyWPBptA

最后更新:2023-11-01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