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播电视台】2025年9月5日至6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商业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澳门举行。逾三百名学者、专家、行业代表与高校师生汇聚于此,探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商业变革、教育转型与职业形态重构等前沿问题。
论坛由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BNBU,以下简称“北师港浸大”)与香港浸会大学(HKBU,以下简称“浸大”)联合举办、两校工商管理学院携手承办。,以“智能时代下商业与博雅教育的展望”为主题,聚焦智能时代的商业、行业发展、商科教育与研究三大核心命题。
AI技术已成为引领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AI对行业的变革性影响正开拓增长,并将对经济社会长期运行逻辑带来更全面的影响。
商科教育亟待转型。就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它本身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生态、法律法规和社会认知一体化进化的代表。”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罗瑞发分享。
人工智能亦正深刻重塑会计行业。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AI通过快速处理海量数据,使会计师能从繁琐的日常任务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战略咨询、道德决策和高价值分析等职能。
人类的独特优势在何处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主管EMBA与IMBA项目)沈海鹏分享了其所在团队的最新发现:人类平均创造力与当前顶级大语言模型相当(均为79分),但人类个体间的差异远大于各模型。创造力强的人可能达到90分以上,有些人则低于40分;而AI的“创造力”因为是对人类数据的学习结果,所以趋于平均化。“因此,过度依赖AI工具可能会导致高创造力者的能力向平均值回归,而低创造力者则可能借此提升至平均水平。这意味着AI可能使人的创造力‘均值回归’。”沈海鹏说。
另一方面,人才需求侧的重塑也已先行发生,“市场更偏好同时掌握经济管理知识与机器学习等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岗位对仅具传统经管背景的候选者需求明显收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副院长、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艾春荣表示。
那些根植于人类生物特性、情感与社会化本质的深层素养,始终是人工智能难以复制的独特优势。
新教育因AI而生
面向未来的教育人工智能浪潮加速奔涌而来,作为一所创新的博雅型大学,北师港浸大已有行动:2021年已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今年4月更成立博雅智能学院,旨在融合博雅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今年9月,博雅智能学院迎来首届120名新生,他们将分别进入“智能商业领袖+N”“数字全球传播+N”“数学+N实验班”“计算媒介+N”四个项目,学习成为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思维及伦理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其中,“智能商业领袖+N”项目由博雅智能学院与工商管理学院共同创办,旨在培养具备人工智能尖端技术能力、创新问题解决思维及商业伦理素养的新一代商业领袖。
而针对教育界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匹配的普遍现状,博雅智能学院将通过搭建跨学科教师团队、大量引进业界导师等方式强化师资支持,致力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充足的应用场景与实践机会。
未来的教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人与AI共生能力的培养。其路漫漫,但势在必行。
【编辑】陈思彤(实习)
媒体链接:https://m.itouchtv.cn/article/6b1436e246759a08807bf8655208ad1b?shareId=I7w1Nm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