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2025.09.10[广州日报]--2025年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名单公示 12所高校在粤录取2964人

发布日期: 2025-09-10 打印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曾俊)近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2025年在广东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录取考生名单公示。

历史类与物理类考生各有多少人?广州哪些高中成为“生源大户”?记者梳理相关数据。

据统计,12所高校2025年一共在广东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录取2964人。有6所位于广东,且占据了录取人数前6名。

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11人、浙江大学30人、中山大学495人、华南理工大学300人、南方科技大学300人、西湖大学10人、西交利物浦大学120人、北师香港浸会大学1015人、上海纽约大学24人、昆山杜克大学17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428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14人。

从选科来看,上述高校共录取历史类考生391人,物理类考生2573人。有8所高校招收历史类考生,其中,中山大学有45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有6人、西交利物浦大学有18人、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有186人、上海纽约大学有9人、昆山杜克大学有3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110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有14人。

广州980名学子通过综合评价录取

2025年,共有980名广州考生通过综合评价被高校录取,总数基本保持稳定,比去年多了3人。

整体上看,广州市执信中学为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输送生源最多,共有95名学生,且连续三年占据榜首。其次是广东实验中学,有74名学生通过综合评价招生被高校录取。

另外,输送生源数量较多的还有:广州市第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包括花都校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

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学生超过10人的高中还有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州市天河中学、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广州市真光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广东仲元中学、广州市黄广中学、广州市玉岩中学、广州市培正中学。

中大通过综合评价录取183名广州考生

相对而言,在12所高校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等5所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规模较大,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它们更青睐哪些高中?统计显示,中山大学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共录取广州考生183人,输送生源在15人及以上的高中有省实、执信、华附、广雅、二中、广大附中。

华南理工大学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共录取广州考生108人,输送生源在6人及以上的高中有省实、执信、二中、六中、广雅及天河中学。

南方科技大学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共录取广州考生85人,输送生源在6人及以上的高中有广大附中、华附、省实、执信、二中、七中及广州中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共录取广州考生139人。输送生源超过10人的高中有二中、华附、执信、省实及广大附中。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共录取广州考生343人,输送生源超过20人的高中有十六中与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

西湖大学今年首次在广东开展综合评价招生,一共录取10人,其中广州考生4人,分别来自华附、省实、执信、广大附中。

什么是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

它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的积极探索。

考生需按高校公布的招生录取简章报名并提供报考材料,试点高校完成考生报名和综合素质材料初审后,实行以笔(机)试、面试,或笔(机)试、面试相结合等考核方式的综合素质测试,并参考学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相应比例最终构成考生的综合成绩,按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多数高校的综合分,会按高考成绩占60%、高校考核成绩占30%、高中学考成绩占10%进行折算。不过,近几年来,折算方式越来越多,比如按50%、40%、10%的比例。

媒体链接:https://newspaper.gzdaily.cn/pc/html/2025-09/10/content_875_895898.htm

最后更新:2025-09-10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