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数学学院统计系教授潘建新应邀前来UIC演讲。除了讲述“连续和属性纵向数据的贝叶斯推断”这一专业论题外,他还回忆了与UIC统计专业方开泰教授、叶华军博士的师生情谊,三代统计人相聚一堂,成为佳话。叶华军现在是UIC统计学专业课程主任。

2013年12月潘建新教授(中)在UIC演讲
三代统计人相聚UIC
“我很幸运在二十几岁时就遇到了方开泰教授,现在所用的统计方法,都是他当年教的。”现已是国际知名统计学学家、曼大统计系教授兼曼大医学院荣誉研究员的潘建新对方开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方开泰是国际知名的统计学家、博士生导师、美国数理统计科学院终身院士、美国统计学会终身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副所长及学术委员会主任、世界统计学会常务理事。方开泰不仅学术精湛,还致力于人才的培养,传承所学不遗余力,带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生。

方开泰与他的研究生们,1997年摄于香港,(从左到右)梁家卷、潘建新、范剑青、方开泰、方宏彬、谢民育
方开泰于1985年获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生导师,当时国内统计学科的博导仅有六人。有趣的是,他所培养的研究生大部分不是以他的名义招收的,而是兄弟单位请他代培的。据他忆述,潘建新当年实际上为云南大学招收的研究生,该校打算建立统计系,但力量不足,所以校方在1985年选派两位学生到中科院培养,师从方开泰,其中之一就是潘建新。方开泰时任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在那一段时间里,类似潘建新这类代培的研究生,就带了十几个,同时要为学生选定研究方向和指导毕业论文。
1990年,方开泰到香港浸会大学任教,当时浸大还没有博士生。在浸大吴清辉教授等“穿针引线”之下,1993年教育部同意往香港派研究生,潘建新就是在该年前往,成为方开泰在浸大招收的第一批博士生。“通过教育部这一关真不容易。”方教授感慨道。
浸大指导首位博士生
据方开泰回忆道,那个时候,师生二人每逢周末一清早就开始“关门”讨论学术问题,而潘建新也非常努力, 一年多时间里写的6篇论文都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毕业时申请的6个海外的博士后站点都被录取。“这是非常少有的!”

1996年潘建新获得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学位后,与方开泰教授、妻子、同学在香港青马大桥庆祝,(从左到右)岳荣先、潘建新、潘太、方开泰、李久坤、梁家卷、方宏彬、谢民育
潘建新于1996年获得浸大统计学博士学位。去哪里继续读博士后呢?方开泰向他建议去现代统计学的发源地英国,并学好英语。于是潘建新选择前往英国皇家洛桑( Rothamsted) 实验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后在英国基尔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高校任教。去年浸大理学院授于潘建新杰出校友的称号。
到英国后,潘建新仍与方开泰保持密切的联系,在2002年一起在Springer出版了《Growth Curve Models and Statistical Diagnostics》一书。2004年潘建新通过伦敦数学学会(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和英国文化委员会( British Council)邀请方教授前往曼大访问交流。

叶华军、方太、方开泰、潘建新(从左到右)
学术良师 桃李辈出
方教授教书育人多年,桃李芬芳,培养出不少像潘建新这样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人才。如他的第一个博士生、现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中国内地第一个获得“ 考普斯会长奖” ( Committee of Presidents of Statistical Societies)的范剑青。范剑青曾担任美国著名统计杂志《Annals of Statistics》主编的第一位中国人。而该杂志的现任主编李润泽教授也是方开泰教授的研究生,目前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方开泰教授的经典著作
来到UIC后,方教授也带过其他学校的博士生,如现为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副教授的周永道博士,在UIC跟随方教授学习了三年。目前,方教授最希望的是UIC能有自己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余媛滢(新闻公关处)
转自第四十二期《四维首印》第4版